近年来,日本足球已成为亚洲足球的主导力量,发展速度惊人。职业联赛的稳定发展是影响“日本足球现象”的重要因素。鉴于中日两国职业足球起步时间和发展模式相似,借鉴性和可比性较强。因此,研究日本足球联赛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可以为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发展提供借鉴。1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历史回顾及阶段划分1.1筹备初始阶段(1988—1993年)1988年,日本成立“日本足球联赛活动委员会”,1989年成立“日本职业联赛研究委员会”,1993年正式启动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简称“J联赛”[1]。 日本政府用5年时间对大赛进行科学系统的筹备,在政策、法规、架构、俱乐部规模等方面建立了专业化的运营模式。1.2缓慢完善阶段(1994-1998年)首届J联赛由10支俱乐部球队组成,采用三阶段双主客场赛制,此期间联赛不采用升降级制,各俱乐部将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为早期日本职业足球市场的培育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J联赛俱乐部开始面临财政赤字,加之国家队成绩不佳、媒体负面宣传等因素,削弱了职业联赛市场的吸引力,观赛人数急剧下降[2]。

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J联赛的发展速度。1.3高速发展阶段(1999-2004年)1999年,J联赛扩充至26支球队,引入升降级制,实行“两区制”,将联赛分为J1联赛(16支球队)和J2联赛(10支球队)。在扩充过程中,职业联赛严格限制审批条件,J联赛审批和考核的原则依据是俱乐部的联赛成绩和全面的职业资质。1.4稳步推进阶段(2005年至今)2005赛季,J1联赛有18支球队,J2联赛有12支球队,正式确立类似欧美联赛的单赛季赛制,同时在“秋春制”赛程、升降级制度、“准入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截至2011年底,J联赛俱乐部数量增至40家,其中J1联赛有18家。[3]J联赛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健康的J2联赛22

赛事介绍 2024-07-04 09:08:26 次播放

日本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历程、优势条件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