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中国队终于首次打进世界杯,此后,中国足球屡屡陷入低谷。

裁判滥权、赌球、腐败等现象让中国足球成为了一个笑话。

那些被称为“黄金一代”的国脚们纷纷退役,逐渐被遗忘,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但实际上,他们离开了赛场,但几乎从未离开过足坛。

结束凌晨比赛的解说后,张恩华走出“大裤衩”,步行回到一公里外的酒店,他将在这里呆近一个月,作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他会在每天早上世界杯比赛开始前、中场休息时、赛后进行比赛评论。

作为2002年闯入韩日世界杯的中国国家队后卫,张恩华早已被遗忘,不仅是他,被称为“黄金一代”的23名中国国脚似乎也被遗忘,只是因为巴西世界杯的开幕,才被想起,并被邀请到电视台当嘉宾。

张恩华的曝光率最高,受邀成为央视体育频道的足球评论员;他的队友马明宇、邵佳一也来到央视做客;最知名的范志毅、郝海东签约新浪,与黄健翔一起做评论;李明从大连飞到北京,为乐视录制世界杯节目;而上期节目的嘉宾,则是时任国家队助理教练金志洋……

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12年了,这群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大多数人都胖了起来,在评论巴西世界杯的同时,偶尔提到中国足球,这些人远离了公众的视线,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离开足球。

“黄金一代”的终结

张恩华曾经是球迷们喜欢的那种球员,在赛场上为人低调、拼搏,但作为解说员,球迷们对他的接受度不高,很多人抱怨他口音太重。

但如今,张恩华已是西甲劲旅比利亚雷亚尔二队的助理教练,他的解说也足够专业。就在几天前,他还在一场直播中预测了美国队和加纳队2-1的比分。“那纯粹是猜的。”张恩华抚摸着脑袋,略带腼腆地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张恩华看似不善言辞,其实他注重细节,善于学习。他曾提出改变电视解说一成不变的方式,希望在赛后讲解战术,但转播时间不允许,他建议央视引进一款比赛数据分析软件,让赛后所有数据一目了然,方便解说,也有利于球迷理解。这是他在英国留学时学到的。

在哥斯达黎加队与乌拉圭队比赛的中场休息时,特邀评论员徐洋问他:“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首战就输给了哥斯达黎加队,现在,他们为什么这么失望?”一场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张恩华反问:“你曾经是国家队队员,你知道的。”两人很快达成共识,现在的中国队还难以撼动对手。

这次差距对于张恩华来说是刻骨铭心的,12年前韩日世界杯,他亲眼见证了中国队0-2落败的那场比赛。其实,世界杯开幕前,中国队助理教练金志扬还飞赴美国观摩了哥斯达黎加队的热身赛。“水平确实比我们高,但还是有机会上场的。”金志扬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他还负责与中场球员谈心,为他们缓解压力。

马明宇也因巴西世界杯而记忆犹新。回想起第二场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他还觉得有些遗憾。郝海东回传,他一脚射门,球打在巴西后卫身上打高了。“在中国,我会先假射,骗过后卫再射门,但当时太紧张了。”马明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当时国内技术最纯熟的球员,他突然意识到,技术才是自己最大的劣势。

两场失利后,晋级希望已无,第三场对阵土耳其则成了荣誉之战,从未上场过的张恩华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找到时任主教练米卢要求一较高下,米卢口头答应了,但在赛前宣布,他的名字依然没有进入首发名单。

张恩华怒不可遏。世界杯前,时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的南勇飞赴英国,邀请他加入国家队,甚至承诺给他首发位置。张恩华甚至放弃与俱乐部续约,冲进南勇房间质问他,对方为何不信守承诺?“你觉得你这样做是对的吗?”南勇只是让他冷静,听从教练的安排。

中土比赛最后一分钟,坐在看台上的张恩华父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儿子无法上场,身患肾病的张父险些晕倒。虽然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但张恩华依然神情悲伤。“我想安慰父母,但心里还是会难受,在家人面前装模作样很难受。”张恩华摇摇头,“我觉得这伤害的不只是我,还有我的家人和我身后的球迷。”

相比张恩华,李明就更加不幸了。这位当时作为中国队绝对主力、被媒体和球迷公认为“用脑子踢球”的中场球员,却被排除在了世界杯23人名单之外。在名单公布之前,他就已经听到了一些传闻,甚至还有记者打电话求证。他还找到南勇询问情况,对方明确否认,并让他不要让传闻影响备战。

当米卢单独向他宣布这个消息时,李明并不激动,他依旧固执:“我尊重你的决定,但这不会影响我的生活。”然而,全国观众还是在电视上目睹了落选的残酷:李明的母亲在机场拥抱他,痛哭流涕:“儿子,我们再也不会踢球了。”迎接他的大连球迷还举着写着“中国巴乔”的横幅。

但韩日世界杯期间,李明还是去了韩国,不过身份换成了某媒体的评论员。中国队不敌哥斯达黎加的当天,韩国队以同样的比分战胜了波兰队。李明走在街上,感觉每个韩国人都在笑,仿佛自己是唯一的失败者。“我也知道,就算我在场上,也改变不了什么”,李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道。

随后的两场比赛,22岁的邵佳一身披李明昔日的6号球衣替补出场。与那些无缘世界杯的老将不同,邵佳一对世界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可能是因为年轻,以后有机会吧。”如今已经34岁、职业生涯接近尾声的邵佳一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看来,这个机会再也不会来了。

经过12年前的那场争吵,张恩华学会了默默忍受。他发现足球不再给他带来快乐,他也成了领导和教练眼中的眼中钉,习惯了以义气行事,面对媒体。“我踢球的时候还小,没受过教育,什么都不懂”,张恩华自嘲道。但在他看来,世界杯上的“跌倒”,其实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激励,要活得像样。他说自己并不恨米卢和南勇。

那一年,韩国似乎并不是中国足球的福地,中国队三战皆负,丢了九个球,未进一球。

同一年,中国已进入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于年底成功申办,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三次世界杯失利似乎注定会很快被遗忘。

但对于足球界来说,这是“黄金一代”的告别演出,预示着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时代的结束,一个苦涩时代的开始。

假球、裁判丑闻和奇怪的联赛

张恩华下榻的酒店一进门,世界杯的氛围就很浓,大堂四周摆放着各队的旗帜,墙上的巨幅海报展示着各组的对阵和比赛结果,就连桌上的杯垫上的图案,都是参赛队的队徽。张恩华穿着黑白T恤和修身七分裤,依然保持着运动员的身材,皮肤也依旧黝黑。如今走在街上,依然有粉丝叫着他的外号“黑子”,他微笑着挥手,比仅仅听到名字更能让人感受到亲切。

连续几天解说深夜的比赛,他似乎不太习惯这份凌晨的工作。“赶紧聊聊天,补个觉,半夜还有一场激烈的比赛。”张恩华担心自己解说时犯困,一名路人工作人员提醒他,他负责的比赛是凌晨4点的哥伦比亚对乌拉圭,“不是凌晨0点的巴西对智利吗?”张恩华有些疑惑,“0点的比赛是张鹭执教的,老战友不能熬夜,你这么年轻,肯定是4点的那场。”工作人员调侃道。

张恩华感觉自己不再年轻,尤其是在腰伤之后,2002年世界杯后,他因为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北京住院一个多月,在国内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体重增加了95公斤,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才恢复到80公斤。然而只打了一场比赛他就再次受伤,他和俱乐部在腰伤治疗上发生了分歧,俱乐部想让他在国内保守治疗,但张恩华坚持要出国做手术。

他的想法很单纯,已经30岁了,如果不及时治疗,他的运动生涯可能就结束了。“我只是想抓住青春的尾巴。”这位身材魁梧的前国脚闲聊道。有时候我更像一个文艺青年。

张恩华的国家队队友邵佳一帮助他联系上了德国慕尼黑1860队的队医,并自费飞往德国治疗伤势。

韩日世界杯后,邵佳一实现了留洋梦想,在德甲站稳了脚跟。他在德甲联赛中打进一粒任意球,甚至被德国媒体称为“亚洲贝克汉姆”。2008年世界杯后,中国足球陷入低谷,但邵佳一在德甲联赛的出色表现,给低迷的中国足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德国,张恩华只做了简单的手术,三天后就按照医生的嘱咐开始康复训练。奇迹般地,他发现疼痛减轻了很多。张恩华想着退休后能不能引进德国技术,在国内开一家类似的医院。“我有想法,但没有能力。”多年后,张恩华在《中国新闻周刊》面前多次感叹自己没文化,总是错失商机。

然而回国后等待他的并不是好消息,他明确表示下赛季不会首发。此时,大连实德正在亚冠联赛第二轮主场迎战阿尔艾因,比赛以0-4落败,主场至少进3球才能晋级。最终实德以6-7的总比分惨败出局。张恩华主动请缨加盟球队,但遭到主教练的拒绝。然而这场比赛却引发了媒体和球迷的大量猜测,流言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俱乐部已经没有家的感觉了,所以还是换俱乐部吧”,张恩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当时大连实德已经连续三年夺得联赛冠军,作为俱乐部的董事长兼投资人,徐明风头正盛,成为联赛中最受追捧的俱乐部老板,从他的体格来看,绝对没有当时那么瘦弱。

回顾历史,2003年应是“黄金一代”的转折点。队长马明宇宣布退役;邵佳一远赴德国踢球,成为唯一一位在国外踢球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蒋劲、齐宏等人参与了“最后一场甲A”假球事件,为七年后的中超联赛埋下了伏笔。这一年在日后的“中国足球打赌风暴”中被频繁提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假球、裁判丑闻,在2003年愈演愈烈。

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第十年,也是中甲联赛收官之年,中甲联赛在第二年将更名为中超联赛,媒体和球迷的批评声,无法阻挡这场更名的改革良药。职业联赛十年,中国足球从封闭走向市场,曾经火爆的足坛背后,暗流涌动,社会转型之痛在足球中若隐若现,对于没有免疫力的中国足球来说,可以说不良社会思潮的蔓延,似乎比进球的速度还要快。

2003年,在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反腐行动中,13名部级官员被撤职。然而,这对整个中国足球界并无震慑作用,从足协领导、俱乐部老板到球员、裁判,拿钱办事已经成为习惯。作为“黄金一代”的代表,齐宏和姜进在上轮联赛中故意让天津泰达队赢球,对手2-1获胜,成功保级。赛后,他们各自从泰达拿到了200万元回扣。

马明宇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退役。这位首位在海外踢意甲的中国球员,感觉联赛氛围说不出的奇怪。当时他所效力的球队已被富豪徐明收购,改名为四川冠城。一家俱乐部曾聘请马明宇。他依然拒绝做管理工作,“大环境不好,拿下的荣誉很容易丢掉。我又不踢球,干嘛再当经理?”马明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早在一年前,马明宇就在规划退役后的未来,他创办了明宇足球学校,希望为中国青少年足球保留一些火花,他知道青少年足球需要持续的投入,也投资了好朋友生意红火的照相馆,想通过赚钱来填补足球学校的空缺。

从一个社会关系相对简单的职业球员,转变为一家足球学校的老板,马明宇还是有些不适应。此前,无论是队友还是球迷,都亲切地叫他“马儿”,但现在他已经渐渐接受了“马主席”这个称呼。他还要打理工商税务,管理几十人的球队,还要负责大小几百名小学生的训练和生活。

幸好,四川省体育局和省足协给他提供了四块场地,不久之后,足校正式搬进了成都师范学校,算是固定场地了。当时世界杯热度渐退,中国足球陷入低谷,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不过,拜马明宇人气所赐,第一年还是招收了100多名学生。

马明宇有些疑惑,他看中的好苗子家长却不同意,只说“中国足球没希望了”。马明宇不擅长社交,有时还会跟家长吵架。提出的条件让马明宇望而却步,“他想在这里踢球,你们必须保证他的孩子能进国家队”、“他学成之后,必须能出国踢球”。

马明宇有些疑惑:“踢球难道只是为了进国家队?踢球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开心、健康。”这个冷静理性的男人开始感性起来,他担心家长的观念,担心青少年足球的初衷。逆潮流而动,如果让孩子足球训练变得功利,那么中国足球的未来可想而知。

然而事实证明,急功近利的心态正在逐渐渗透到中国足球的血液中。

赛事介绍 2024-09-13 13:02:35 次播放

12 年前的黄金一代国脚,离开赛场却从未离开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