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篮的三名内线球员都大不如前:阿德巴约攻防两端都是威慑力,但2米06的身高处于劣势;格林是组织型中锋,没有独立进攻能力;勒夫是拥有空间的大个子,更擅长三秒区外的投篮。这导致美国队在内线攻防上毫无优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篮板:对阵尼日利亚和澳大利亚分别输了19个,对阵阿根廷只赢了6个。没有了篮板优势,再加上糟糕的外线投射,美国队经常会打出逆风球。
除了内线能力不足,美国队还缺少一名真正的控卫。主打一号位的利拉德以进攻型后卫著称,不擅长组织和掌控球队,比尔和拉文也都是进攻型球员。格林组织意识敏锐,但大家只密集训练了4天,默契不足限制了他的发挥。没有一名真正能控球的后卫,美国队很难打出高质量的技战术。三场热身赛中,进攻停滞、个人单打独斗等场景不胜枚举。
此外,这支美国男篮缺乏世锦赛经验,仅有杜兰特等少数球员参加过FIBA比赛,大部分还在适应新赛制。不谈裁判的具体规则,单单FIBA与NBA就有两大区别:三分线更短(弧顶三分线更近0.5米)和没有防守三秒规则。新规则下,美国队球员必须做出改变,最基础的就是调整投篮力度,进攻内线选择,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利拉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还在寻找正确的打法。其他新秀可想而知。
就因为这些不足,这支美国队就不配被称为“梦之队”了吗?当然不。内线攻防堪忧,组织控制不佳,打法混乱……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球星的个人能力来解决。别说杜兰特、利拉德这样的巨星,就连比尔、拉文、塔图姆,都有能力撕开任何球队的防守。尤其是当他们熟悉了规则,找到了打球的节奏,攻筐得分不再是难事。对阵阿根廷队的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
杜Sir之所以不愿意称之为“梦之队”,是因为这支美国男篮毫无防守威慑力。美国队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依靠远超对手的身体素质,在防守端给对手施压,并发动快速反击。但现在时代变了,踏入奥运会的国家队中不乏NBA球员,比如尼日利亚就有8名球员在NBA打球,他们的能力当然不如美国队的球星,但在身体对抗上并不处于绝对劣势。
最关键的是,美国队的球星们并不具备出色的防守意识和能力。NBA球队会为球星配置阵容,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进攻天赋,防守的粗活儿则由其他队友分担。正因如此,利拉德、比尔、拉文等后场球星几乎可以视为球队的防守漏洞,一步之遥被突破的情况屡见不鲜。阿德巴约和格林虽然机动性强、策应能力强,但防守状态并不在巅峰,不可能完全限制对手的进攻。
没有过硬的防守技术,缺乏团队防守训练,身体素质也较差,对手不再惧怕美国队的防守。澳大利亚核心球员米尔斯不仅可以挑战杜兰特突破篮下,还可以面对塔图姆的封盖上篮,但他在NBA也不过是个边缘人物。不可否认,训练时间短影响了美国队的防守威慑力,但历届奥运“梦之队”从未让对手如此肆无忌惮地进攻。
以往美国男篮不仅能防守全场,还敢于拼抢球权,完全不退让。比赛中最常见的场景是后场球员抢到球后,挥挥手传给前场队友,后者轻松完成暴力扣篮。现在呢?他们要和对手打阵地战,经常被对手无球跑动搞得手忙脚乱。别说詹姆斯、韦德这样的“世纪空中接力”,就连快速运球反击也未必能到篮下。
现在的美国男篮,根本就缺少了当年那种犀利的防守和反击能力,怎么能称之为“梦之队”呢?